(隆庆)平阳县志
浙江地方志。明朱东光等纂修。十八卷。东光字元曦,号存敬,福建浦城人。隆庆进士,官平阳知县。著《中都四子集》等书。朱氏感于平阳前志不存,乃于隆庆五年(1571)修成此志,约十四万字,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万民华又有补遗。正文分图、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学校、祠祀、贡赋、屯田等三十四目。屯田、水利、茶法、盐法、马政诸目记载详细,诸如军屯、屯田亩数、灌溉、茶课、盐税等均有收录。《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采录精当,体例秩然,在明代各邑志中,足称完美”。为平阳首志,文献价值较高。有隆庆六年刻本,万历四十二年(1614)补刻本及抄本等。
上一篇:(同治)平江县志
下一篇:(嘉庆重修)平阴县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