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永州府志
湖南地方志。清吕恩湛、隆庆等修,宗绩辰纂。十八卷,首一卷。恩湛字丽堂,江苏沭阳人。官永州知府。庆字介庵,满族。曾任云南知州、永州知府。绩辰字滌楼,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永州府治今零陵县,志明洪武、弘治、隆庆凡三修,至清又二修。本志于道光九年(1829)成书,约二百万字。正文分星野图经、舆地图经,名胜、建置、学校、风俗、秩祀、食货、武备、艺文、古迹九志,职官、选举二表,良吏、寓贤、先正、列女四传,事纪、金石二略,凡十九门。含山川、邮驿、气候、农田水利、田赋等五十余目。本志按图经、志、表、传、略分门,蔚然有序。舆地图经有永州全境总图等舆地总图九幅,永州府城图等舆地长图九幅,湘水入境、出境长图等水道长图三幅,总二十一幅,还有汉至明湖南沿革表。永州有潇湘九嶷等名山大川,故志重名胜、金石。所记山川泉石,并存古今名人题咏诗文,与相辉映。记山、岭、洞、岩九十余处,江、溪、泉、潭四百余外,古迹名胜二百余处。事纪记汉至清历代军政要事,及瑶、侗、壮、苗等民族事。风俗记有各民族风俗习惯,瑶俗颇详,是研究民族学的重要资料。该志体例精审,考证明确,是现存永州志中较好的一部,亦为清代最后一修。有道光八年(1828)刻本,同治六年(1867)重校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