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远安县志
湖北地方志。清郑林等修,周葆恩等纂。不分卷,
林字介眉,安徽英山人。同治进士,官远安知县。葆恩字商山,江夏(今武汉)人。官训导。远安明有刘志,清初有安志,咸丰有赵志。此志于同治五年(1866)成书。约十四万五千字。首为轸星图一。正文分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图说、城池、山川、古迹、水利、户口、差役、田赋、物产、祀典、学校、宦迹,祥异、风俗、艺文等二十门,每门皆有小序。山川载四泉、鹰子、茅坪,沮水、神通河等百余。户口载明成化至清同治五年。物产分谷、蔬、瓜、木等十六属,凡三百五十余种。艺文约占全书之半,备录梁、宋、明、清各朝有关遗文、碑铭等。对研究该地历史、考古、文艺有重要价值。有同治五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