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重修金山县志
上海地方志。清龚宝琦、崔廷镛修,黄厚本等纂。三十卷,首一卷。宝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廪贡,官金山知县。廷镛,河南淮宁(今淮阳)人。监生,官金山知县。厚本,金山人。举人,官拣选知县。金山于乾隆十六年修志,道光续修,此志继而重修。于光绪四年(1878)成书,约二十七万字。卷首有全境水利图、卫城图、海塘图十幅等。图前有目录,颇便检索。正文分沿革、疆域、职官、选举四表;山川、建置、赋役、名迹、学校、艺文、武备、志余八志;名宦、仕绩、儒林,文苑、孝友、忠节、义行、隐逸、艺术、游寓、方外、列女十二传,共二十四门。沿革表分区域、州郡、县三栏,记秦至清雍正历代沿革,疆域表载所辖各乡疆域,颇详。境中诸水海潮逆入、曲港通渠、湮塞尤易。故颇重水利,所记河堤、海塘颇多,有南钱塘等一百六十余处,桥渡近三百处,更载吴越至清治水开渠防海史,为颇有价值的水利史料。有光绪四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上一篇:(咸丰)重修兴化县志
下一篇:(光绪)重修皋兰县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
-
- 颛顼是谁?颛顼是什么死的?
- 颛顼是谁: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又称黑帝或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