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杂钞
地理杂志。清常钧(?—1789)撰。二卷。常钧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红旗人。雍正举人,初授内阁中书,官至湖南巡抚,从征准噶尔,功绩显著。乾隆以来敦煌志乘虽有纂修,但记叙颇简,乾隆四年(1739)常氏据察访见闻,参证旧志,撰成此篇,约一万九千字。上卷分叙河西四郡、关西七卫等十处郡、卫、厅地理位置,历代建置、相距里程、沿革归属、兵事等。下卷载嘉峪关、赤金山、石油泉、鸣沙山等二十七处。并附巴里坤、吐鲁番二地,叙其地理位置,四至八到、物产、自然景观等内容。如叙石油泉,其油可以照明,可治疮癣;叙事详细,为后世苏履吉《敦煌志》所不及。有禹贡学会《边疆丛书甲集》铅印本。张维《陇右方志录·杂古今志》(民国二十三年北平大北印书局铅印本)著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揭秘韩非子不受秦始皇重用的原因
- 李斯有多牛,这里还是要说说的,他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当上了帝国的一任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