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云
【生卒】:1893—1927黄陂人。15岁起随乡友来到上海,先在浦东烟厂做杂务工,后到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码头干活。几年后,当上了小包工头。那时,他已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布置,利用小包工头的合法身份,在工人中做工运工作。1927年2月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后,党积极准备第三次武装起义,包括进一步扩大工人纠察队组织。2月底,他担任浦东码头工人纠察大队长,以包工头的公开身份,通过敌人内部关系,买到6支短枪,藏在浦西西门路西门里13号,急待设法将短枪迅速运往浦东。这时敌人已封锁了江面,对来往行人检查甚严。他急中生智,便派妻子胡莲英和纠察队员王书田扮成主仆,把枪藏在皮箱内,雇船闯“关”,一面以为其父做寿名义宴请码头检查站大小头目及所在地区“包打听”吃酒,又利用检查站的放行条巧妙地避开了检查,顺利地把枪运到了浦东。后来群众称这次大胆运枪为“虎口运枪”。1927年3月,中共江浙区委派张叔平担任浦东部委书记,准备武装起义。3月21日,上海总工会下达命令,上海工人总同盟罢工,接着转为武装起义。他带领工人纠察队不到半小时,就攻占了第三区警察署。不久,浦东地区全部掌握在工人武装手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他被捕,于4月25日遭敌人枪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