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即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发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其特征是当事人有意识地要建立或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并通过一定的行为将内心意思表达出来。法律行为包括合法的民事行为,也包括不合法的、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但不包括非基于意思表示发生的事实行为及违法行为。法律行为最早是由德国法学家海瑟于1807年在《民法概论——潘德克顿学说教程》一书中提出来的。1900年《德国民法典》对法律行为的有效成立要件和法律行为解释规则,特别是意思表示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用59个有内在联系的条文,专章形成为完整的法律行为制度。这一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一般的法律行为与具体的法律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具体法律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避免了民事立法的重复规定,解决了民事主体与民事活动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上一篇:民事行为 下一篇:事实行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