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
指公民可依自己的意志同意或禁止他人拍摄、展出、传播、复制、使用本人肖像的权利。肖像是指公民的个人形像通过摄影、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在客观上的再现所形成的作品。肖像可能是画像,一般照片,或艺术摄影、雕塑等。肖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它都与特定人不可分离。因为它要反映主体的真实形式和特征。肖像的功能在于标记和表彰人格。公民的肖像权主要内容有:(1)制作权。也就是形象再现权,通常表现为制作肖像的决定权和实施权。公民可以自行制作肖像,也可以委托他人制作肖像。是否再现自己的形象,是公民的专有权,未经本人允许,不得擅自制作他人肖像。(2)使用权。这是指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复制、展览、传播,或把自己的肖像用作广告、商标等。未经公民本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公民的肖像。但使用权要受到一些限制,如果不是出于营利目的而是出于社会公益的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应该是合法的。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有:(1)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公民的肖像是较为常见的,严重侵害肖像权行为。使用公民的肖像不仅应事先征得本人的同意,而且只能在本人同意的范围内使用,如果超越或改变本人同意的范围的,仍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2)擅自创制他人肖像。肖像是公民人格的外在表现,只有公民自己才能决定是否在客观上再现自己的形象。他人擅自拍摄人像或进行绘画写生等都属于侵权行为。(3)以侮辱形式损毁他人肖像的,如果行为人有故意,也会构成侵犯肖像权,而且有时还会同时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在下述情况中,虽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但并不构成侵权:为公民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公民的肖像;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肖像;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为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的肖像等。另外,不以自然人的形象为主题的作品,例如以风景为主题,即使涉及人物描绘,也不属肖像。再有,完全不涉及五官的人体形象和作品,如背面、蒙面、或颈以下局部人体作品,因为不足以辨认是谁,因而不构成肖像。侵害他人肖像权的也可以用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德,赔偿损失等形式来救济。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