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新华社北京31日电 首都各界400余人今天下午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向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萨空了同志的遗体告别。
萨空了同志是今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的,终年81岁。
萨空了同志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礼堂两侧摆放着杨尚昆、李鹏、万里等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等单位送的花圈。
王震、李铁映、宋任穷、刘澜涛、胡乔木、习仲勋、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康克清、王光英、赵朴初、屈武、马文瑞、胡绳、楚图南等同志来到告别大厅,向这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的遗体告别,并向萨空了同志的夫人郑小箴和子女表示慰问。
萨空了同志是蒙古族人,1907年生于成都。1927年他开始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编辑、记者,《世界画报》总编辑。1935年11月,他赴上海参加《立报》工作,初任副刊主编,后任总编辑兼经理。萨空了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在报纸上积极呼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为唤起民众,推动民族救亡运动起了积极作用,获得读者好评,他也成了国内知名的青年新闻记者。上海沦陷后,《立报》被迫停刊,他奔赴香港,重新办起《立报》,刊登了不少介绍延安的文章,并且积极帮助爱国进步青年赴延安参加革命。
1938年秋,萨空了和杜重远从香港赴新疆从事抗日救亡活动。途经武汉,会晤了周恩来、叶剑英同志,受到教益和鼓舞,从而在党的关怀下,更加积极地投入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他曾任《新疆日报》社长。由于盛世才反共面目暴露,他不得不离开新疆,到重庆任《新蜀报》经理,并积极配合《新华日报》开展工作,大力宣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主张。皖南事变后,他被迫离开重庆赴香港,1941年秋,接受刚刚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即民盟前身)的委托,出任民盟机关报《光明报》总经理,积极宣传民盟的政治主张。1943年5月,萨空了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桂林和重庆的集中营度过了两年的“政治犯”生活。1945年6月,由于民盟的营救得到释放后,他赴香港任《华商报》总经理,继续从事爱国民主活动。1949年4月,萨空了同志从香港到达北平。6月他和胡愈之同志一起创办了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任秘书长。他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并作为中国人民救国会的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萨空了同志先后担任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至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83年,他接受创办《人民政协报》的任务,兼任总编辑,亲自筹划,终于使人民政协的第一张报纸问世。他关心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临终前几天还不断问及他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状况。
今天向萨空了同志遗体告别的还有:部分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常委、中央委员;新闻、出版界有关人士;全国政协机关、民盟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及生前友好等。
中央统战部、中央组织部、国家民委、新闻出版署、各民主党派中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杂文学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民族大学、四川省领导机关送了花圈。
-
- 一代女战神在她死后竟多次被自己丈夫配冥婚
- 她,不爱红妆偏爱武装,虽身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骁勇多谋。身为王后,独得王的专宠,更甚是在她死后,丈夫因怕她在阴间得不到庇护而多次为
-
- 完璧归赵
- 完璧归赵,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