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呕吐是儿科的常见证侯,古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出现,故并称呕吐。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幼小婴儿溢乳、呃乳均与呕吐相近,临证鉴别可参照本条。
〔临床表现〕
1.寒吐: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吐物不化,无酸腐气味,面色少华,四肢欠温,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色红。
2.热吐:食入即吐,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脉数,指纹色紫。
3.伤食吐:呕吐酸馊频繁,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数,指纹红紫。
〔诊治要点〕
以呕吐为主证属本病。小儿呕吐的诊治,临证首先要分清寒热虚实。大凡虚证起病缓慢,实证起病急骤;寒证朝食暮吐;热证食而即吐;实证热证有饮食内伤,寒邪犯胃之因,虚证寒证多见于禀赋不足或慢性虚损之体。治以和胃降逆为大法。
〔治疗处方〕
推脾土 揉扳门 推膻中 揉乳房 按揉承浆 摩中腕 分推腹阴阳 按揉脾 胃俞 按揉足三里
〔辨证加减〕
1.寒吐:加揉外劳宫 推三关
2.热吐:加清大肠 退六腑 推下七节
3.伤食吐:加清大肠 揉中脘
〔注意事项〕
1.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呕吐时应将患儿头置于侧位,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呕吐物频繁者,应予以禁食,待病情缓解后,酌情增加饮食。
2.呕吐常是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和某些急腹症的先兆症状,临床上必须注意鉴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