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与个性
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共性指不同事物所共有的普遍性质、共同点。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别性质,特殊性。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是由其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世界上每个具体事物都包含着共性和个性。个性使事物具有自己的特点,决定了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千差万别;共性使事物互相联结,使世界成为有机的整体。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个性表现、丰富着共性,无个性就无共性;同样无共性也无所谓个性。个性和共性同个别和一般、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同类范畴,只是不同的场合的用法不同。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95页)。人们研究具体事物的矛盾,都离不开共性个性的辩证关系,它贯串于矛盾问题的一切方面,因此,要正确地认识事物,不但要注意各个事物的共性,尤其要注意事物的个性,通过对个性的研究去把握共性;又要在共性的指导下去研究个性,找出其特殊的本质,以补充、丰富和发展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才能使认识不致变成枯槁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过程。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循环,都可能使认识提高一步,不断深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花木兰是哪里人?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近几年,以花木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频频出现于屏幕。花木兰(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