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动力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精神动力”的对称。把满足物质需要作为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力量。即按照物质利益原则,以保证和提高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按照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就是为了直接获得物质利益;人们进行阶级斗争,也是为了争取或捍卫本阶级的物质利益。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阶级,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状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也还存在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在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坚持物质动力原则,兼顾劳动者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把关心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个方面的利益统一起来。在企业中使劳动者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个人劳动成果统一起来,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列宁曾经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关心上面”(《列宁全集》第33卷第51页)。但在坚持物质动力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精神动力的作用。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密切结合起来,以保证物质动力具有正确的方向。

上一篇:物质文明 下一篇:物质运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