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亦称“生存主义”、“实存主义”,是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现代西方哲学中最流行的派别之一。丹麦唯心主义哲学家基尔凯郭尔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孤独的个体”、“存在”等哲学范畴和一些理论,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先驱。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德国有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在法国有萨特、马塞尔、梅洛——庞蒂;在美国有蒂利希、怀尔德、巴雷特等等。存在主义强调研究“人”和“自我”,它自称是“人学”。这个“人学”是与“神学”相通的。胡塞尔的现象学对存在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胡塞尔认为哲学在于研究本质,一切所谓现象和本质都以自我意识或自我的意向为基础。存在主义又分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有神论的存在主义。两者都主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无神论存在主义认为,存在是人的“自我精神”与“自我意识”。如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真正接触的唯一的本体的形式是人的存在。”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认为,在人的精神之上,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存在,即上帝。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首先以一种极端悲观主义的思想产生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思潮很快在各资本主义国家蔓延,先是法国,而后流行于意大利、美国、阿根廷和日本。战后最有影响的存在主义者是法国的萨特。他企图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关心人,所以要用存在主义加以补充。这实际是想用存在主义来改造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各个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不尽相同,其政治表现也不一致。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萨特存在主义,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激进思想,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一些罪恶,因而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进步性。存在主义对哲学、文学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在世界上流传很广,对东欧和苏联也有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就出现了存在主义的文学作品。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也是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田忌赛马”的智慧是恶智慧吗?
- 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应该看到孙膑的跳出惯性思维,也应该知道这是在钻规则的空子。但在现实社会,要想更好地竞争与合作,田忌
-
- 蔡泽说范雎
-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
-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
-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