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派
又称“内向新一代”。日本当代文学流派。本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在取得经济高度发展的巨大成果之后,出现了思想上的怀疑和混乱时期。人们为无法解释的社会和个人的矛盾感到困惑和不安,看不到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文学表现面临着新的危机。以往的文学形象已然过时,新的时代,要求文学者以新的主题,来表现现代人无可捉摸的生存状态和变幻莫测的时代,探求潜藏在动摇不定的时代意识之下的真正人生道路。
内向派,应这一时代要求而产生。1971年,内向派代表作家古井由吉的小说《杳子》(1970)获芥川文学奖。在这前后,以黑井千次等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文学阵营,以其执着地追求个人思想深层活动和作品费解为特征,称为“内向一代”。其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后藤明生、阿部昭、小川国夫等作家和川村二郎、秋山骏、森川达也等评论家。
内向派主要特征是:一、将现实抽象化,以独特的角度,透视现代人的内在不安。常常将非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杂揉在一起,用神话替代历史的真实,不直接表现精神,主要表现肉体。将人物置于与“社会”、“公共”相对立的、能充分表现自我生理感受的“家”、“血缘”关系中,表现毫无意义的、孤独的城市生活者的人生。二、在时空关系处理上,舍弃了按时间线索展开情节的方法,而是在立体空间结构中,表现复杂多变的人生动态。三、在语言表现上,他们认为,眼前的现实与社会是矛盾的,用直抒社会问题的知识分子语言,不便于表现复杂的现实。主张用日常性的语言,表现普通人赤裸的人生感受。内向派作家写出了“无意义的人,在无意义的场所,毫无意义地存在着”这一生存状态,传达出了这一时代人们的普遍人生感受。
内向派作家决意潜进人的内在深层,在捕捉内在真实的同时表现外在现实。然而,由于过分潜入个体深层,却难以达到对现实的超越,所以,大多止于个人的咏叹。尔后,逐渐被写实性小说所代替。
-
- 除夕的礼仪风俗:除夕怎么过
- 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中历史最悠久、影响面最大,庆贺最隆重、规模最盛大、包含的礼仪风俗最多、前后经历的时间也最长的一个节日。除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
-
- 公孙龙与庄子辩论为何词穷?
- 人称诡辩家的公孙龙,与庄子辩论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词穷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项羽爱吃烧杂烩
- 在苏北一带,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星级宾馆,在酒筵上,有一道菜不可缺少,那就是烧杂烩。尤其是在操办红白喜事时,此菜更作为众菜之首被推上
-
- 苏代游说公仲侈,解雍氏之围
- 韩襄王十二年(前300年),楚国包围了韩国的雍氏城,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没有为韩国发兵,只派公孙昧到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