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的人种
位于甘肃省玉门火烧沟。其文化类型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之间。甘肃的考古学家在发掘过程中特别细心地采集了一百多具人头骨,为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经中国韩康信等人类学家的检测和研究,其结论是:这一百多具人头骨是同一种系(homogeneous)的,其形态为:鼻骨低平,鼻根凹陷浅,眼眶比较圆钝,颧骨宽大突出,侧面观(头骨在福兰克弗标准平面)眶上缘位置比下缘明显靠后,犬齿窝不发达,面部扁平度较大,面较宽,高颅,铲形门齿出现率高。这些特点在东亚蒙古人种类型中最为常见,头骨测量的平均趋势也表现出与现代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与甘肃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的体型比较接近,这又说明,分布在河西走廊的以火烧沟文化类型为代表的青铜时代居民,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没有发现混杂不同的高加索人种(欧罗巴人种的一个类型)(韩康信文:《关于乌孙、月氏的种马》,见《西域史论丛》第三辑)。
上一篇: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种
下一篇: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医药研究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