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二世
【生卒】:1712—1786
【介绍】:
普鲁士的国王(1740-1786)。史称“弗里德里希大帝”(旧译“腓特烈大帝或大腓特烈”)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之子。1731年被立为王储。1736-1740年生活在莱茵斯堡,攻读哲学、历史、文学,1739年出版了《反对权术主义》一书。狂热地崇拜伏尔泰。1740年登基。在位期间,推行“开明专制”,以掩饰其军事官僚专制的统治。他提倡科学和艺术,曾邀请伏尔泰访问,使其在波茨坦客居3年。另常邀好友讨论文学艺术等问题。他说:“国王是国家的第一仆人”。毕生以过人的精力,躬身朝政,崇尚武功,驰骋疆场,连年征战,对外扩张,使军队由近9万增至20余万,军费开支约占国民收入的4/5。在1740-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击败奥地利,获得富庶的西里西亚省;1756年进攻萨克森和波希米亚,到1763年以签订《胡贝尔茨堡和约》告终,保障了普鲁士在中欧的强权地位。“七年战争”后,被尊为“大帝”,许多人朝圣般前往波茨坦的逍遥宫(桑苏西宫)拜见他;1763-1778年,致力于普鲁士的经济恢复,整顿财政和司法,推进一系列改革;1772年在他的倡议下,与俄普瓜分了波兰领土,分得西普鲁士,使波美拉尼亚与东普鲁士地区连成一片;还参加了1778年3月发生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获得拜罗伊特等。为继续与奥地利抗衡,1785年组成由15个德意志邦国参加的“诸侯联盟”。他对以后德国历史的发展带来军国主义影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