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
【介绍】:
俄国伟大的作家,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18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和法律系读书,深受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影响,不满沙皇专制制度。1847年退学回家,在自己的庄园试行农奴制改革,没有成功,这在他的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中得到反映。1851年以贵族士官生身份到高加索从军,曾发表过《袭击》(1852)、《伐木》(1853)等著作,1854年被派往布加勒斯特。同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任炮兵连长,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后写出《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短篇小说集,从此为文坛所注目。同时创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1855年来到彼得堡,结识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并得到他们的赏识。不久退伍。1857和1860年赴西欧考察,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和愤怒。归国后,在家乡创办学校,对农民的子弟进行普及教育,还编写识字课本和民众读物,出版杂志,发表著作。1863-1869年写成史诗性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主要通过四大贵族的家庭生活,反映了1805-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1873——1877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反映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的社会现实生活。1881--1901年全家迁居莫斯科。通过对贫民区的调查,访问监狱、法庭、教会等活动,以及对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探索,使世界观由贵族地主转变为宗法制的农民,并试图按农民的方式生活。发表了《忏悔录》、《黑暗的势力》等短篇作品。在1898-1899年写成第三部长篇小说《复活》等。晚年家庭生活不幸,又苦于无法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心情非常苦闷。1910年10月的一个深夜,神秘地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离开人间。托尔斯泰一生勤奋地写作了60多年,不懈地探索真理,思想长期处于矛盾和斗争之中。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1861-1905年间俄国历史上的最重大的事件,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影响深远,对发展现实主义文学有重大作用。列宁曾先后写了7篇论述他的文章,称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