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国
对他国行使主权并进行统治的国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君主对其臣属的诸侯及其附庸行使支配权力,后逐渐扩大到国与国之间。一国强使他国从属于自己,干预其内政外交,前者称为宗主国,后者称为附庸国。到资本主义时期,列强用武力或其他侵略手段,强占或压迫弱小国家,使其成为自己的殖民地或附属国。殖民地完全丧失了主权和独立,在政治和经济上由宗主国统治和支配。附庸国内政名义上是自主的,但实际上被宗主国所控制,其外交权由宗主国行使(有的附属国也可和外国发生一些关系)。它的经济命脉也掌握在宗主国手中。宗主国对外发生战争时,附属国也被迫参加。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附属国与殖民地无本质区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始皇是如何发现嫪毐和太后私通的?
-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病死,皿相吕不韦拥立十三岁的太子继位。这就是秦王政。他就是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秦王政尊庄襄后为太后,仍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