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骚动
日本城市贫民、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反对投机商抬高米价的暴动。19世纪30年代,日本灾荒连年,米价飞涨,官吏们勾结官商鱼肉人民。他们把大阪的大米运往外地,处在饥饿线上的贫苦群众,对此恨到极点。其中最著名的是,1837年大盐平八郎在幕府统治的心脏地区大阪所领导的市民起义。起义者摧毁了米店和富商、官吏的住宅,把粮食分给饥民。他们还提出了恢复“神武天皇政道”即返回传说的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口号,政府闻讯后立即派军队前往镇压,起义者又同政府军进行了英勇搏斗,战火烧毁了近1/4的大阪街区。暴动虽被镇压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它的影响下,河内、备后、摄津等地也发生了暴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痴人王安石:吃鱼饵,食獐肉
- 北宋仁宗朝时,王安石担任知制诰,有一年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在皇宫內苑举行的钓鱼筵。宋仁宗和诸位宰臣公卿围着池水团团而坐。宦官把
-
- 叶天士妙法医懒病
- 妙法医懒病是一个汉族的传说。流传于江苏苏州。相传当年苏州有个败家子叫添乐,把他父亲留下的一个店铺全败光了,流落街头求乞。几个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