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年印度的各阶层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起义。至1849年,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把印度变成自己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严重地摧残了当地的手工业和农业,破坏了自然经济,广大群众生活极端困苦;加紧排挤和搜刮印度的各邦封建王公和地主、寺院,取消其特权,兼并其土地;对20万印籍士兵也加强控制和歧视,凌辱他们的宗教信仰,强迫他们违犯宗教戒规,到海外或伊斯兰教国家作战等。因此,英国殖民者同印度各阶层人民之间的民族矛盾空前尖锐。1856年末,在印度农村开始传递“薄饼”,在军队中传递荷花,全国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反英洪流。涂油子弹事件是导火线。1857年初,当局下发的子弹上涂有猪油或牛油,士兵们认为,这是对自己宗教信仰的侮辱,极为愤慨。同年5月10日,驻德里附近米鲁特的印籍第三骑兵连士兵首先发难,杀死英国军官,举起义旗,随即攻占首府德里。起义浪潮迅速席卷奥德、康普尔、詹西等印度北部和中部20个地区,并逐渐形成以德重、勒克瑙、詹西等几个大城市为中心的起义据点。起义的发动者和突击力量是印度士兵,起义的主要动力是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部分封建王公参加并领导了这次起义。起义分两个阶段:①德里、勒克瑙和詹西保卫战(1857。5-1858。6);②游击战(1858。6-1859年底)。在起义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领导者,如拉克湿米·芭伊、那那·萨希布、唐提亚·托比、宫瓦尔·辛哈等人。由于起义领导权掌握在封建主手中,以及部分封建王公的破坏和叛变;错综复杂的种族、种姓、宗教、语言等矛盾,使起义缺乏领导核心和统一指挥,不断发生内讧,各自为战;英国殖民者利用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残酷镇压,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使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被血腥镇压。但它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反英斗志,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削弱了英国在亚洲的侵略力量,打乱了它对亚洲的侵略部署,支援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