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本花当阁丛谈八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借月山房汇抄本

【解题】:

明徐复祚撰。复祚擅词章乐府,所著有《一文钱》、《红梨记》等曲,已别著录。斯编一名《村老委谈》,乃札记之书。其书三十六卷,未经刊布,久而散佚,康熙间只存六卷,王应奎及裔孙述曾所记皆同。嘉庆间黄廷鉴复得抄本二册在传本之外,以付张海鹏刻之,即此八卷本是。据廷鉴跋,复祚此书诸家所藏皆自“严中丞”起至“倭寇始末”止,共六卷。今此本“严中丞”条在第三卷,其第八卷自“叶台山日本论”至“黄质山叙刘将军淮上战功”凡十条,皆涉倭寇事。然则此本第三卷至第八卷即廷鉴所谓六卷残本,其第一、第二两卷乃廷鉴所得残本二册欤?今此本所录,唯卷一诸条多涉掌故,卷二以下则皆记杂事,自胜流达官以至闾巷琐录,无所不载。其中亦间录他人之作,不尽为自著。每条之后又有附录。其附录文字有数倍于本条者,颇嫌驳杂。然复祚见闻博洽,书中所述诸事,其大者往往与正史相出入,至记文人逸事亦资异闻。又复祚本曲家,其附录各条涉及戏曲者,可取者亦多。虽残编断帙,视原书不及四之一,以为考证之资,亦未尝不可也。

上一篇:桐薪三卷 下一篇:笑府十三卷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范雎劝说秦昭王废宣太后
范雎劝说秦昭王废宣太后
范雎做了秦国的客卿。几年以后,他与昭王的关系日益亲密。
范雎的反间计
范雎的反间计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