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壶浪墨八卷 金壶遯墨四卷 金壶逸墨二卷 金壶醉墨一卷 戏墨一卷 心影二卷
清同治刊本
【解题】:
清黄钧宰撰。钧宰字天河,一字宰平,淮阴人。所著《金壶浪墨》八卷、《遯墨》四卷,多记鸦片之役英兵入犯事,颇有裨于掌故,而遗闻琐事亦间出其间,不免为小说家言。至《浪墨》卷七之“读史类谭”二十七则,又杂抄史书典故供捃摭之用者,其体亦不纯。《逸墨》二卷所记多杂品及杂诗文。《戏墨》一卷皆琐语及笑谑之辞。《醉墨》一卷亦名《醉言》,则皆自撰喻况议论之言,似效古子书说林之体。《心影》二卷原名《金壶浪墨》,多记男女怨悱之事,唯记与瑶雪递述哀情若干条,仿金圣叹、王断山问答之语,自抒苦境,非记事之文。钧宰幕游文士,其学不纯,故其著书未能雅饬整比,存前辈典型。然杂记见闻,关涉时政,分别观之亦时足采录。其《醉言》中谓“北人尚朴,其失也野;南人尚文采,其失也浮。然耕稼躬亲不失为善类,金玉其外无救于中干。故君子与其浮也毋宁野,与其通也毋宁介,与其媚也毋宁死而无所容”。则风骨棱棱,有卓然独立之志。盖钧宰生长江北,地近燕齐,犹存河朔遗风,故其气质亦有相似者欤。此本为同治刊本,题曰《金壶七墨》,然数之仅得六书,《八千卷楼书目》所载亦同,或有续刻之本未及收入,先拟七墨之名亦未可知。其卷首附钧宰《比玉楼未刻书目》,曰《金壶丛墨》、《寰海新闻》、《说环》、《国朝名人可法录》、《比玉楼闲话》,又传奇四种,曰《管城春》、《十二红》、《梦呼幺》、《鸳鸯印》。除《管城春》未详外,其余始末均分见于已刻各书中。唯《鸳鸯印》,《心影》下卷云:“丙寅清水潭决,稿付东流。”此乃列之未刻书中,盖记其著作之目,非其本皆存。且此四曲,今亦未见传本,姑附录之,以见钧宰著作梗概焉。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