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二十卷
明世德堂刊本
【解题】:
按是本题“华阳洞天主人校”。前载万历二十年秣陵陈元之序,称“《西游》一书,不知何人所为,或曰出天潢王侯,或曰出八公之徒。余读一过,亦不著作者之名”云。今日本所传《西游记》,有万历间清白堂杨闽斋刊本,亦载是序;有崇祯间李卓吾评袁于令序本,不载陈元之序,而核其文字皆同。其书皆百回,而无陈光蕊事。以清初汪澹漪本校之,汪本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一目,明本无之;汪本第十回至第十二回,演魏徽斩龙、太宗入冥、太宗还魂、刘全进瓜、玄奘建会、观音显圣诸事者,明本文亦同。唯明本实为第九回至第十二回,缘汪本已增陈光蕊事为第九回,遂并明本四回为三回,以符百回之数。今通行《西游记》皆自汪本出,故皆有陈光蕊事,与明本不合。然所差只此一事,其余诸回仍是明本《西游记》原文,与明本《西游记》实无大异同也。按《西游记》为吴承恩作,天启《淮安府志·艺文志一》所录淮贤文目,记承恩著作有《西游记》可证。承恩字汝忠,山阳人,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天启《淮安志·人物志》,称其“敏而多慧,博极群书,诗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戏,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朱彝尊《明诗综》,亦称其诗“习气尽除,一时殆鲜其匹”云。承恩性耽奇闻,曾著《禹鼎志》,今其集《射阳存稿》卷二载其序,自称“野言稗史贮满胸中,尝爱唐人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云。是其谈奇志怪,有慕乎唐人之风,其为《西游记》亦犹其作《禹鼎志》也。斯编述玄奘师徒取经事,演为八十一难。其文逾数十百万言,而前后意不相沿袭,凡释道家言,以及晋唐小说,悉鎔冶而陶铸之。至于叙事咏物,效词话之格,亦斐亹可诵。故自古以来,称遍艺林,与《水浒》、《三国》、《金瓶梅》并称奇书,以迄于今,犹巍然为小说冠冕。盖不唯玄思幽渺,极变现之能事,亦其博物洽闻,藻思文采,足以佐其谈写,发其理致,故能于讲史言情之外独具一格,为后人所不及也。然太宗、魏徵故事肇始于唐、宋有《取经诗话》,元有《西游记》杂剧及陈光蕊南戏,今《永乐大典》中尚有《西游记》评话,皆远在吴承恩《西游记》之先。是承恩此书,亦整比众说加以藻绘,不尽为自造之书。而经其编摩,更为新书,实后来居上。是其承用旧本之处,不必为承恩讳,亦不足为承恩病,世之读斯书者能辨晰源委,而知其所以为善者,则可矣。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