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五卷
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明凌濛初刊朱墨本
【解题】:
元王实甫撰,关汉卿续,明凌濛初评释。濛初所著有《诗逆》等书,见《四库全书总目》,小说有《拍案惊奇》,已别著录。是编前载凡例十则,后有小序,署即空观主人,用词名,而所钤朱文印二,一著濛初之名,一著其字曰初成氏,则未尝不以姓名示人矣。凡例谓得周宪王刊本,分为五本,本各四折,折有题目正名四句,以末句为本剧总名,得元人之体。因遵宪王原本刊之,一字不易置增损,即有凿然可改者,亦但明注上方,以备参考,至本文不敢不仍旧。又云;评语解证以释疑滞、正讹谬为主,至如用事习见者,非博雅所须,故不备。其体例如此。故其本录王关曲,独立为五剧:曰“张君瑞闹道场杂剧”,曰“崔莺莺夜听琴杂剧”,曰“张君瑞害相思杂剧”,曰“草桥店梦莺莺杂剧”,曰“张君瑞庆团圆杂剧”。每本四折,无标目。其解证各附于本剧之后。又附录元无名氏《对奕剧》及《会真记》于王关剧之后。凡时本所附年谱、辨证、诗词、题咏之类,皆不录,特为雅洁。其文中评注以及解证各条,亦复详赡有法,具见本原,卓然为一家之言。于同时王骥德所注《西厢》深致不满,以为胸中有痼,阿其所好,悍然笔削,其辨析确当处十仅得二三。按:此凡例中语。书中驳骥德处或曰陋甚,或曰酸甚,或曰迂拙,皆近于呵骂,失雍容之度。然濛初于曲学本博洽,所著《南音三籁》,考证精审,言曲者奉为圭臬,为不刊之作,其评释《西厢》亦确能践不易旧本之言,无骥德之短两能证其谬,如:第一本“颠不刺”,解三字为助语,正主本训颠为轻狂之失;“你若有主张”,依原文正王依徐本改“有主张”为“把小张”之误;“心痒唯挠”,引《看钱奴》剧“挠不着心上痒”句,证挠字之不误,以王改挠字为揉字非是;《沈醉东风》调,引《追韩信》等剧首匀末字皆用平声,证王说末字当用上声之不确。第二本“吓蛮书信”,不改“下燕书信”,谓元剧用事不必正史;“金钩双控”,依原文,知王改“双凤”之滞。第三本“社家”不改“杜家”,以引《辍耕录》“杜大伯猜诗谜”为不足据。所论皆确当不易。又如:第一本《醉春凤》曲“多情人一见了有情娘”,徐王俱言古文是“寡情人”,仄字起为合调,然以不见其本不敢更;《锦上花》“外像儿风流”一曲,系旦与红唱,在末唱《折桂令》及《碧玉箫》之间,非北曲之体,疑后人添入,以旧有其文,亦不敢遽删,皆属矜慎。唯所解说间有疏略者,如:第二本注谓“生忿”与“生分”同,解证训为戾气,引《金线池》等曲以见其例,而不知《汉书·地理志》已有“贪遵争讼生分为失”之语;第二本注谓“前程”即“姻缘”,不知前程实不专指婚姻而言;第三本解证谓“社家”犹言“作家”,不知宋元谓社会中人谓社家,实无作家之说,注“打扮的身子诈”,引王骥德说训为诈乔,不知诈、乍、通假字,宜训美好,骥德说实不可据;又执元杂剧每本四折之说,以“不念《法华经》”一章为楔子,考元剧楔子皆是《端正好》、《赏花时》小令二三只曲,或插入院本则叠曲较多,其用大套曲扮演为楔子者,绝无其例,明宁献王《太和正音谱》引《西厢记》作十七折,似此章本自为一折,楔子之说实无所据;至谓北词唯一人唱,疑旦红唱《锦上花》一曲为后人增入,不知吴昌龄《西游记》已有第二人唱之例,周宪王杂剧中尤多有之,是始终一人唱之说亦不尽然,濛初亦偶未之察耳。然濛初斯书大致精审,在评刻《西厢》诸本中,实最为善本。当明季文人竞以己所学易元曲之际,而濛初独能不矜才、不嗜奇,谆谆焉唯以保存旧本为务,斯亦难能可贵矣。唯所附“西厢旧目”载《点鬼簿》目录王实甫“张君瑞闹道场”四剧题目,与关汉卿“张君瑞庆团圆”题目,云与周宪王本合,按《点鬼簿》当即《录鬼簿》,今通行本《录鬼簿》于王实甫只录“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题,于关汉卿即不云有张君瑞剧,唯天一阁抄本《录鬼簿》于王实甫《西厢记》注云:“郑太后(按:后当是君字之误)开宴北堂春,张君瑞待月西厢记。”与此亦不合,不知濛初何据。宪王刊《西厢记》今未有传本,而金銮在明中叶有“周宪王增西厢赏花时”之语,据此则《西厢记》当有周宪王本,濛初或得其本,亦未可知。观其书脚色上场开呵、开科,即用开字,明季刻元曲已无此例;又如记杜将军至普救寺救张生科段,有引卒子骑竹马调阵之事,此是旧时砌末,唯元刊本杂剧及周宪王所编杂剧中有此记载,其他明刊元剧绝不见此等,而濛初此本有之,此决非不见旧本捏合为之者,固知其言不谬也。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古代唯一被腰斩的公主,美貌异常,3个刽子手都不忍行刑!
- 古代几千年封建社会,皇权体制下,皇子公主那绝对是至高无上,备受恩宠的。然而,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善始善终,有时候生在皇家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