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妆盒一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元曲选本

【解题】:

不著撰人名氏。题目正名为“李美人御园拾弹丸,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全剧四折,第一折、第二折前均有楔子,演宋李宸妃事。略称宋真宗无子,以三月望日于御苑弹金弹丸一枚,令嫔妃寻觅,得者即幸之。李美人拾弹,得幸有孕,旋生太子,刘后嫉之,命内监寇承御诈宣上命取太子,即害之,弃之金水桥河下。承御奉命行事,见太子身上有祥光,不敢害。适穿宫内使陈琳至,即畀之,琳即置之妆盒内,送楚王养之,及长谓之十二世子。后以世子貌似太子,疑承御,命陈琳拷问之。承御不胜刑,因撞阶而死。已而真宗驾崩,楚王第十二世子嗣位,是为仁宗。仁宗素知妆盒之事,问陈琳得其实,乃奉李美人为纯圣皇太后,其刘后事姑置不问云。按《宋史·后妃传》,李宸妃生仁宗,章献据为己子,抚视甚至。仁宗立,年幼,太后垂帘。终太后之世,仁宗不知为李宸妃子。太后殁,荆王元俨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生,妃死于非命。”帝痛之。及改葬宸妃,见殡敛隆厚,面如生,始叹人言不可信,章献之族赖以保全。剧谓后谋害太子不遂,为楚王收养,按:楚王德芳,太祖第四子,非八大王。乃齐东野人之言。又据《宋史·章献传》,真宗久疾,事决于后。入内都知周怀政与寇准谋废后,请太子监国。事泄,诛怀政,贬寇准衡州司。当时内监大臣虽有因谋拥立太子而被诛贬者,而剧所述陈琳、寇承御事,皆以意捏合,全无其事。且仁宗亲政时,章献及李宸妃皆前卒,此谓二人见在,亦属乖谬。《曲海提要》卷四《抱妆盒》条云:“演宋真宗为后事,与正史不合。其情节大类明弘治事。”卷三十九《金丸记》条云:“元人《抱妆盒》剧亦演此事,然无撰者姓名,恐是明弘治后所作,嫁名于元人者。”按明宪宗妃纪氏生孝宗,惧万贵妃之妒,不敢闻于上。宪宗废后吴氏居西内,往来哺养之。久之,太监张敏乘间白于上,立为太子。万贵妃泣谓“群小绐我”,纪妃坐是暴薨,张敏亦吞金死。孝宗即位,尊纪氏为太后,求太后之族终不能得。当时臣僚撰哀册云:“睹汉家母之门,增宋室仁宗之痛。”帝燕闲读之,辄为流涕。是孝宗所遭与宋仁宗相类,撰剧者托之宋事理所应有。然宁献王《太和正音谱》所录古今无名传奇目,已有《抱妆盒》,则《抱妆盒》自当为元末及明初人作,何能预知成弘之事,《提要》所疑,毫无所据。今据《正音谱》目为元人作,庶几无大疵谬焉。

上一篇:举案齐眉一卷 下一篇:陈州粜米一卷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