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猿听经一卷
影印元明杂剧本善知识苦海回头一卷
【解题】:
不著撰人名氏。斯编《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无名氏剧目均不载,唯清钱曾《述古堂》及《也是园目》录入元无名氏类中,管庭芬《重订曲海目》亦有其本,明陈与郊曾选入《续古名家杂剧》中。此影印本标名《元明杂剧》,实裒合陈与郊正续《古名家杂剧》残帙为一编,此剧即《续古名家杂剧》本也。演龙济山老猿听经成道事。略称龙济山大慈寺脩禅师者,自幼出家,修持多年,道业甚高,忽有余舜夫者来访。其人儒者而隐于樵,脩公以礼接之,导玩山景,旋辞去。其言甚清,脩公心异之。一日默坐,闻佛殿有声息,潜出窥之,则有玄猿方披袈装、执幢幡,于经案前就经文诵之。念其有善缘而未居人类,恐经典损毁,召山神驱之使去。已而有儒生哀逊者,叩关求见,自称峡山人,字舜夫。唐明宗之世,官于端州。抵任未逾年,妻女尽死,惟憔悴一身,遂不复仕,往来江湖间,以参禅向道为务。侧闻尊师名,愿求皈依。言讫,出所制疏启呈脩公,阅之,词甚修整。大抵言世事靡常,祈指示觉路云。脩公知为玄猿所化,即辟僧舍居之。次日升座,集僧俗说法。听者以次设问,一一通之。次及袁,问如何是正法。公为说偈云:“泉石烟霞水木中。皮虽异,性灵通。劳师为说无生偈,悟到无生总是空。”袁闻偈,乃自承为得道老猿,实非人类,前樵夫入山,亦其所化。频云省悟,即坐化于讲席。盖为圣僧接引登净土云。按剧第一折樵夫自为余舜夫,第三折脩公白乃云野猿先化樵夫,托名侯玄,与上文异。同是一剧,参差如此,疑必有误。又考明李祯《剪灯馀话》一卷有《听经猿记》,事与此剧同,剧中白文词句,且多直袭《剪灯余话》之文,似剧出在《馀话》书成之后,疑此剧乃明永乐以后人所为也。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
-
-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
- 甘茂以假乱真
-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