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然二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明末兰室刊本

【解题】:

题“款思居士编次”。前载嘉靖丙子款思居士序,称“大江以南有一君子,一日偶阅稗乘,见刘一春觅莲事,按其事为歌,阅数月而尽。此三十八折者,非刘郎、莲姊之词,而予之想也,遂命曰《想当然》”。又载谭元春序云:“《想当然》相传为卢柟所□,而自异其名。吴人客游于楚,箧中携此,乃得读之。卢濬人,序称大江以南,殆因书成时客于吴之故。其死之岁,弇州先生遭家难,故遗文散而不收。或曰此本陆尚书按:陆光祖,平湖人。少年所为,以其官高不便以词曲传,又不忍废,故托之门生后辈云。”以书中载此二序,世人遂多信而不疑,以为真卢柟所作。考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予门人邗江王汉恭名光鲁,作《想当然》。其曲分视之则小令,合视之则大套,插入宾白则成剧,离宾白亦成正曲,不似今人全赖宾自为敷衍也”。又王光《次和泪谱》称“嵇永仁《扬州梦》,栎园先生击节其妙,云与王汉恭《想当然》并传”云云。按:龙光此文载永仁集中。栎园先生即周亮工,然则此曲本王光鲁所作,托之卢柟者,其款思居士、谭元春二序,殆亦光鲁所自为也。曲演刘一春及孙碧莲事,本明人《刘生觅莲传》小说。称一春会稽人,欲求佳偶,诣黄谷老人问卜,得偈云:“觅莲得佳偶,折桂倚娇红。”因诣钱塘,访其师赵思智。有孙庄者,女碧莲,婢匀笺,寓苏州人金维贤园中,与思智姻连外戚,碧莲方以视舅来钱塘,为生所见,慕之。久之,寂然。生意不自得,乃辞去,将游汴洛、路经苏州,与金遇,乃父执也。召生至家,馆榖之。先有耿生亦寓其家,遂同游处。一日,生与耿出游,大醉倒地。妓女许文仙踏青遇之,扶之醒,知为才人无偶,乃盛赞碧莲之美,谓今在金家,何不求之。生始悟莲即在是,且密迩也。莲亦知生隽士,乘机相会,与订盟约。而耿生忌之,谮于金,谓生与女有私。金访问知其诬,而生不安,乃入都应举,中进士。时耿为平章门客,又荐生知军,因授代州佥判兼参军。久之平章意悟,为言于上,擢翰林学士,迂道至苏访莲,则金已故,舍其宅为寺,莲全家他徙。生返家,路出钱塘,访赵思智。思智言有甥女,欲为媒,生不知即莲,拒之。会于后园晤莲,乃成婚。并以匀笺媵之。匀笺本名桂红,始知觅莲折桂之言有因也。周亮工甚称此书,至拟之元人。今按其本,不唯词采无甚可称,即情节安排亦至草草,如妓女陈文仙曾关心生之婚姻,又之长安访生,乃后来全无照应,叙金老亦多赘笔。亮工非知曲者,所言不足为定论也。又汉恭为是曲托名卢柟,后来曲目如黄文旸《曲海目》、王国维《曲录》皆习而不察,并时人如沈自晋《南词新谱》所附征引词曲目,亦以为卢次楩作,是知考证之难,虽当时事犹有不能尽知者。近世学者好言疑古,实则时代愈近者,其史料愈多,其事可疑者尤多,不独远古为然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褒姒真的错了么?为什么世人都在骂她?
褒姒真的错了么?为什么世人都在骂她?
褒姒,这个我国上古这期的美女,因为被昏庸的幽王宠幸,还因为不爱笑, 惹觉后人连绵不绝地骂。其实,能怪褒姒说什呢?有人爱笑,有人不爱笑,这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