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罗衫二卷
【刊本】:
旧抄本
【解题】:
不著撰人名氏。演苏云父子事。称永乐间涿州进士苏云授兰溪令,携妻郑赴任。舟行至黄天荡,船户徐能劫之,投云于水,掠郑氏还仪真。其乡里也。能弟徐用,素不直能之行,私纵郑使走。郑投茅庵,分娩得子,恐贼来寻觅,以所衣罗衫裹儿弃于路,转之当涂为尼。徐能果来追,不及,得儿,抚为己子。及长,名之曰继祖。年十五领乡荐,会试入都,经涿州,投一老妪求宿。妪见继祖不觉泣下,问之,因自言:“有二子,长子云,之任兰溪,死于贼;次子雨,探兄,亦客死。今见君酷似老妇长子,是以悲耳。”继祖将行,妪取罗衫赠之曰:“衫有二,其女衫已与冢妇矣,今以男衫赠君。他日南旋,幸为访兰溪旧令事。倘得其实,生死不忘。”继祖授而志之。及试,登进士第。久之,擢监察御史,奉使金陵。将便道省亲、至当涂,有尼俗姓郑氏者来诉冤,所控即徐能也。顿忆向所遇涿州老妇之言,召弥公姚大至,问之。姚不敢隐,以实告。知有罗衫在仪真,命姚往取之。其苏云沈江遇救,流落江介,为塾师,至是亦来南京,控徐能于操江御史。御史亦以告继祖。继祖乃诳徐能及其党来署,并诛之。释徐用不问。以罗衫为证,与苏云相认,并迎祖母及母郑氏于署。考冯梦龙《警世通言》有《苏知县罗衫再合》小说一首,所记与此本全合,其结尾云:“至今京师盛行《苏知县报冤》唱本。”疑此本所据非《通言》小说,即《苏知县》唱本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