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纂元谱南九宫正始十七卷
清初钞本
【解题】:
明徐庆卿辑,钮少雅订谱。庆卿字子室,华亭人,明大学士徐阶曾孙。少雅,常州人,名未详。此本为传钞旧本,其书但分别宫调,以类摘录散曲戏文,而不著卷第,且前后错出,不以次相从。盖所据尚是未刻前稿本,因仍其旧,不及分卷,而装订时又有错误,故如是也。今即其标目考之,所载宫调为黄钟宫、正宫、大石调、仙吕、中吕、南吕、商调、越调、双调、仙吕入双调、羽调、道宫调、般涉调、小石调、商黄调、高平调,每调又分列引子、过曲、慢词、近词诸目,其不知宫调引子则别为一卷,附于后。其仙吕入双调引子、双调慢调、高平调引子,以及商黄调,皆有目无文。是编后载少雅自序,称:早嗜音律,致力于此者将三十年,唯仙吕宫之《渡江云》、南昌宫之《寄生子》、中吕宫之《满庭芳》,自来无人考订,嗣得《词林说统》一书,则文式俱在,前疑皆释,思汇为一集而未果。适庆卿得元人《九宫十三调词谱》,依宫按调,规律严明,又得明初选词《乐府群珠》,知少雅识音律,邀其相助,遂相与搜罗考订,辑为此集。未成书而庆卿死,少雅续加考订,至清顺治己丑始蒇事。盖前后易稿九次,历二十四年始成书。是时少雅年八十有八矣。元时南戏,原与杂剧并行,为明人传奇所托始。其据之为谱者,嘉靖蒋孝有《南九宫谱》十卷,其书但以曲隶调,无所考核。迨沈璟研稽音律,重订其谱,始寻文比句,开示义解,学者翕然宗之。当时言曲学者,必称词隐先生。然草创艰难,未能尽密,同时治曲者,如王骥德撰《曲律》,已问摘其疏。庆卿、少雅此编,后于沈璟《南九宫谱》者数十年,既多得秘本,依据广博,故其书言南戏,纯以元人旧本为主,其辨析原委,取精用宏,实在沈璟本之上。每调曲引旁证,不厌其详,体例亦较旧谱为善。观所引元传奇名目多至数十种,其中什之七八皆蒋沈谱所未曾引,即《永乐大典》亦未尝著录,则所谓《大元天历九宫十三调谱》,庆卿殆实得其书。至孤行别本,所据亦多原刻,非前人所及。少雅序称蒋沈二公多从坊本创为曲谱者,实非夸大之词也。唯所称《词林说统》,上古名“骷髅格”,汉名“蛤贯”,唐玄宗易为“歌楼格”,又曰“词舆”,又曰“词林说统”,其中多有式无文,式文俱备十之二三,以为唐人乐谱,黄番绰后人所赠者。按:此本少雅序称王姓,冯旭序称黄番绰后裔。盖纯为虚诞之词,不可征信。观卷中诸调所引“歌楼格”之说,或远称殷纣,或近称唐事,词意俚浅不经,决非宋元人书,其出自晚近人杜撰无疑。殆教坊旧谱偶传于外,好事者假托古本,从而附会其说,少雅不察,因误信为实耳。考乾隆间庄亲王《九宫大成南北九宫谱序》按:此序署爱月主人。乃王自序也。称“歌楼有格,图其谱而不有其辞”,疑当时曾见其本,果系唐谱,断不应略而不书。是其书实有,而托唐谱者谬,虽与本书体例无关,亦不可不辨。是编成于顺治辛卯,旋即刊行,计其成书,较沈自晋《南曲新谱》尚早四五年。唯传本甚稀,王国维《曲录》亦未录其书,此犹旧时抄本,固学者所宜珍视矣。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