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指纹侦破的发展历史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7:1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指纹具有各人各指不同、长期稳定不变的特点。因此,指纹技术首先在犯罪同一认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指纹的国家。但是真正对指纹进行科学研究,还是近几个世纪的事。因为人们认识到指印所产生的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纹线是较容易的,而运用这些纹线去解决人的同一认定问题是相当难的。      1686年。尔丕哥教授运用当时新发明的显微镜,发现指纹的纹线都是从手指顶端的圆环和螺旋线中引出来的,他的论文题目是《指纹纹线放大若干倍》。1823年德国普克尼教授指出:手指最末端指骨上的纹线,多样性和差别性非常突出。他制定了一些标准,把纹线划分为九个类别。      1858年,英国驻印度的行政长官威廉·赫胥尔,要求居民在契约上既要签字又要按指纹,这是第一次由官方规定在很大范围内运用指纹。1877年,赫胥尔提出了一份报告,要求将指印作为鉴定识别犯人的工具,他的报告没有得到批准,但赫胥尔却在自己管辖的省份大力推广了这一方法。      1889年,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福尔茨医生的论文《识别犯罪的第一步》。文章指出,只要在犯罪现场上发现、提取有关指纹,就能够发现犯罪分子,尽管罪犯可能会通过其他手段对手指进行掩饰,但指纹仍然是不变的。这一理论为实践部门所接受,成为现代指纹科学中最早提出的理论之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指纹的分析、储存、鉴定等工作逐渐摆脱了手工操作,走向机械化、自动化,并且用上了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技术。
上一篇:邮票发展历史介绍 下一篇:“专利”及“专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声明:指纹侦破的发展历史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金瓶梅中是怎么调侃王勃的形象的?
金瓶梅中是怎么调侃王勃的形象的?
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而王勃居于四人之首,可见其影响之大。他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足以
皋陶是谁
皋陶是谁
舜因皋陶生于曲阜,皋陶姓赢(汉朝始误作偃姓),被大禹选为继承人,意外死亡,伯益继承之位。后来改李姓。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高阳氏的皋陶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