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七”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1:16:1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七”不但是数字,在我国古代“七”还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所谓“七体”。 “七体”文章,在《楚辞·七谏》中已经可以看出其端倪。其后,西汉的枚乘着文,假设吴客说七件事,从而启发楚王的太子,因此题作《七发》。从此,后代文人纷纷仿效其体,来作讽劝的文章。诸如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曹植作《七启》、王粲作《七释》、张协作《七命》、左思作《七讽》,“七体”文章可以说大盛了。到了萧统(昭明太子)编选《文选》时,就把“七”列为一门;而唐代史学家编纂的《隋书·经籍志》中所录的《七林》十卷,很可能就是专收“七体”的文集。 “七体”的形式基本上是主客问答,主要是客人用七段话来向对方进说。其中,前六段是初笔,最后一段才是全篇主旨。至于它的特点,有人认为它仍然是赋,只不过是段落分得明显一些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到了唐宋“古文运动”以后,“七体”就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一些讲究词藻、追求华丽的文体一道衰落了。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褒姒竟是私生子 褒姒为什么不笑的原因
- 褒姒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人,是周幽王的崇妃,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一笑而为后人所论道。关于褒姒的身世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从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