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的来历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1:21:2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今天,人们往往把“不倒翁”一词作为贬义来解,殊不知,“不倒翁”原本是褒义词。 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此物外表看去与石无异,然而却是一块真正的美玉。卞和两次将此宝呈献楚王,但楚王总把它看成是一块顽石,便以欺君罪先后剁掉卞和的双足。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璞玉,痛哭于荆山之下。及至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后,便命玉工将石剖开。果然,石去玉现,文王乐不自胜,命制成玉璧,名之日“和氏璧”。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卞和说:“此人真是个‘扳不倒翁’也!于是“不倒翁”一词便传至后世了。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李淳风推背图最后一句 道破万古天机?
- 预言是一个汉字词汇,读音为yùyán。是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报或者断言。一般来说预言指的不是通过科学规律对未来所作的计算而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