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夏歌

【原文】: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原文作者】:姬满

【赏析】:

周穆王是西周中期的君主,以酷好远游著称。《左传》称:“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迹。祭公谋父作祈招之,以止王心。”(《昭公十二年》)《史记·秦本纪》也说:“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骥温骊、骅骝、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这首《东夏歌》正是西游时所作。《穆天子传》卷三云:“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将复而野。’天子遂驱车升于弇山。乃纪其迹于弇山之石”云云。关于西王母,又见于《尔雅》、《列子》、《山海经》诸先秦古籍。虽传闻异辞,但并非茫无依据之作。西王母当是华夏西陲一个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部族的名称。其首领亦叫西王母。地域约在今新疆一带。周穆王与西王母的对诗,反映了两个古老民族的友好交往,弥足珍视。

《东夏歌》又名《穆王答西王母谣》。夏,指中国。《说文》:“夏,中国之人也。”位于西王母国之东,故曰东夏。从语气上看,它是一首临别的离歌。头两句就说自己要回到东土去处理政务。“和治诸夏”,是安定华夏部族的矛盾之意。它与《史记》所说平救徐偃王之乱也正相吻合。“万民平均”,意同天下太平。《乐记》有“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语。“吾顾见汝”,“顾”,返回。这两句是说:“等到天下太平了,我再回来看你。”那么,多久才能重见呢?他的预计是:“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也就是说等到过了三年,我将再度到你(而)的原野来造访。“三年”,是古代施政的一个阶段,所谓大比之年,要对政绩的优劣进行考核。《论语》也有“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说法。看来,这位穆天子对治理天下颇为自信。他准备用三年时间整顿好东夏的政治,然后再重续旧游。

这首诗语言质朴,口气坚定,颇有含纳四海的气势。然而,从“吾顾见汝”、“将复而野”诸句玩味,不是也流露出对西王母斯人、斯地的依恋之情吗?重温这首诗歌,我们有理由为存在于两个古老民族之间的友谊感到自豪,而不止是发发怀古之幽思而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公真的是由长嫂养大的吗?
包公真的是由长嫂养大的吗?
包公真的是由长嫂养大的吗?“长嫂如母”是今天流传在民间一句妇孺皆知的熟语,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只要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包青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