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设计原则
一.模架
1.外表面要求光亮平整,前后模框加2个打出孔,注意要加在没有镶件的位置,防止零件掉出来。
2.A.B板模框间配合各做0.1-0.15,/时加做飞水挡板防止铝飞出来渣伤人。
3.为了防止模板变形,起码做2个支撑柱,一个放在分流锥,一个放在分流锥的上面,注意不要与其他零件干涉。
4.模具加2-4根中托司和中托,中托边最好做成带限位的。
5.模具底板要做通,便于散热。
6.模具四个角要切角,防止安装时不撞格林柱,
7.定位圈内孔表要求内圆磨后氮化,并沿出模方向抛光。
8.定位圈表面的冷却环底部到分流锥表面的长度一般等于料饼厚度。固定此冷却环的方式有2种:烧焊和加热压入。
9.分流锥一定要做运水来冷却,且离分流锥表面25-30mm.
10.模架四个导柱孔要做撬模槽,深度8-10mm。
11.模架一定要调质处理的,最好是锻打的模架。
12.为了方便取内模的镶针,可以在模具表面加打孔,然后收几个无头螺丝,这样方便拆装更换镶针。
13.吊装孔至少为M30深45的,顶部至少2个.
14.外置弹弓一定要加做弹簧保护套,防止弹簧变形。
15.高出模架面的且要与地面接触的面要加支撑柱。
二.内模,镶件
1. 加工后热处理前做去应力处理。一般铝合金淬火HRC45+/-1°C,锌合金淬火HRC46+/-1-1°C
2.内模的配合公差:一般做到小于模框0.05-0.08mm左右,可以用吊环轻松取出放入模框。
顶针配合公差:大于等于8mm的顶针间隙0.05mm,
小于等于6mm的顶针间隙0.025mm。
3.凡是内模上面直角和锐角的地方一定要包R0.5mm以上。
4.内模表面多余眼孔用一字螺丝堵死。
三.流道及排渣系统设计
1.分流锥上面料饼的主流道要做到圆表面积的1/3以内。这样防止冷料快速进入型腔前就封闭了分型面。
2.分流锥上面主流道要做成“W”形状,料饼厚度做到15-20mm.
3.一般主流道的长度做到30-35mm,且单边做5-10°的出模。
4.一般横流道最好是拐弯,且做成2个台阶以上,防止冷料通过横流道进入型腔,导致产品表面冷隔纹。
5.一般能够在横流道进入产品出的浇口位置加2个缓冲器最好了,这样就完全把冷料挡在了型腔外面了。
6.一般标准主流道下面的顶针料位都要做出模,且要包R2以上。
7.主流道对面有凸出的芯子一定要避开,且主流道对面的渣包最好是先做垃圾,然后看情况再加开。
8.渣包最好开球场的平面,半圆的截面形状,且入水处与排气槽都要隔开1/3最好。渣包的入水处也要跳级。
9.排气槽要打折且要圆滑过渡,要遵循“3.2.1”的规则。
10.为方便加工,直流道与产品相接处浇口要跳级,后加工时不容易掉肉。
四.冷却系统
1.分流锥一定要做冷却运水,这样防止分流锥过早的龟裂。
2.浇口套做冷却环来冷却,固定冷却环有二种方式:烧焊和热压入。
3.内模的冷却要保证以下数据,运水管的直径一般8-10mm.
运水离产品最低面的高度:铝合金:25-30mm.
锌合金:15-20mm.
4.如果内模运水一定要走模架出,一定要用耐高温耐高压的防水圈。
五.抽芯机构
1.滑块一定要做至少一个吊模孔在上下2个面上,方便拆装。
2.滑块底部要做掏料槽,同时要将耐磨条做成2块高于底部模架面的8-12mm,方便生产时清理铝渣。
3.滑块的压条要做耐磨槽,与抽芯方向成45°
4.滑动机构应导滑灵活,运动平稳,配合间隙0.08--0.12MM。
5.合模后滑块与锁紧块应压紧,接触面积不小于三分之二,且具有一定预应力.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