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褐腐病、干腰缩果病。在全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是枣树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

症状

其主要症状可分为5个时期,即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病菌侵入枣果组织后3天开始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斑点,外果皮出现淡黄色晕环。进而外果皮呈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果肉土黄松软,外果皮变暗红色、无光泽,病区失水萎缩、坏死。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果肉由淡绿色转赤黄色,果实大量脱水,病部出现纵向收缩纹,进而果柄变褐或黑褐色形成离层,果实提前脱落。果实瘦小,病斑果肉松软、发苦。

病原和发病规律

目前,对枣缩果病病原认识尚未完全统一,陈贻金报道定为细菌病害,病原属细菌植物门草生群肠杆菌科欧文氏菌属的一个新种——噬枣欧文氏菌(Eruinia jujubovra Cai.Feng et Gao),病原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病菌在病果内越冬,风雨作用使果面摩擦而造成的伤痕和害虫咬伤枣果,是细菌性病害侵染枣果的途径。一般在枣果白熟至着色期是该病的发生期,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的天气,气温在23~26℃时,极易暴发流行成灾。枣缩果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枣园的病虫害防治、当年雨水状况以及栽培品种直接相关。枣园虫害严重,尤以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者发病较重;反之,病害较轻。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的年份发病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或不发病。平地密植枣园、管理条件差的枣园发病重,山地和间作绿肥的枣园发病轻。牙枣和心枣较抗病。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枣园病果、烂果,以减少侵染源。②加强枣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倡枣园间作绿肥,以提高枣树抗病能力。花期和幼果期可喷0.3%的硼砂或硼酸。③化学防治。早春萌芽前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枣果白熟期喷农用链霉素100~140单位/毫升或土霉素140~210单位/毫升,并在杀菌剂中加入常用杀虫剂,以杀死传病害虫。④选用抗病品种。

外果皮变暗红色、无光泽,病区失水萎缩、坏死

中期病果,果面着色不匀

后期病果果皮出现纵向收缩纹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剧情简介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剧情简介
皇亲鲁斋郎横行霸道,抢人妻女,夺人财宝,伤害良民,无恶不作。他抢来银匠李四的妻子张氏,又逼着孔目张圭把妻子李氏给他送去,把张氏转手给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