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蜂缘蝽

【学名】: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

【介绍】:

点蜂缘蝽属半翅目缘蝽科,主要危害大豆、蚕豆、豇豆、豌豆、丝瓜、白菜等多种蔬菜作物及稻、麦、棉等粮食经济作物,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云南、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

成虫:虫体狭长,长15~17毫米,宽3.6~4.5毫米,黄褐色至黑褐色,密布白色细绒毛。位于复眼前端的头部呈三角形,后面部分细缩如颈。触角的第1节长于第2节,第1、2、3节的端部稍膨大,基半部颜色较浅,第4节基部距1/4处色浅。喙伸达中足基节间。头、胸部两侧的黄色光滑斑纹成点斑状分布或消失。前胸背板及胸侧板具许多不规则的黑色颗粒,前胸背板前叶向前倾斜,前缘具领片,后缘有两个弯曲,侧角成刺状。小盾片呈三角形。腹部侧接缘稍外露,黄黑相间。腹下散生许多不规则的小黑点,腹面具4枚较长的刺和几枚小齿。足与体同色,胫节中段颜色较浅,后足腿节粗大、有黄斑,基部内侧无突起,后足胫节向背面弯曲。前翅膜片浅棕褐色,稍长于腹末。

卵:半卵圆形,长约1.3毫米,宽约1毫米,附着面弧状,表面平坦,中间有1条不太明显的横形带脊。

若虫:共分5龄。1~4龄若虫体形似蚂蚁。5龄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只是翅膀较短。

发生特点

该虫在江西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或草丛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第1代若虫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孵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发育为成虫,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第2代若虫于6月中旬末至8月下旬孵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育为成虫,8月上旬至10月下旬产卵。第3代若虫于8月上旬末至11月初孵化,9月上旬至11月中旬发育为成虫,并于10月下旬以后陆续越冬。

成虫和若虫极其活跃,往往群集危害,但早、晚温度低时稍迟钝。卵多散产于叶背、嫩茎和叶柄上,有少数两粒粘在一起。每只雌成虫产卵21~49粒。成虫、若虫刺吸汁液,导致花蕾、花朵凋落,豆荚不实,严重时导致整株枯死,影响作物产量。

防治要点

参照“筛豆龟蝽”。

点蜂缘蝽的成虫

点蜂缘蝽的若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传说中的鬼怪—狐仙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传说中的鬼怪—狐仙
志怪故事的背景设定,往往是在路途中。晚唐裴铏所著《传奇》中的这一则比较典型:唐文宗开成年间,书生卢涵家住洛阳,有庄园在万安山脚下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