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金针虫

【学名】: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别名】:叩头虫、沟叩头甲、土蚰蜒、钢丝虫、芨芨虫

【介绍】:

沟金针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危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葫芦科等蔬菜。以幼虫在土中取食种子、生长的幼芽、菜苗的根系,致寄主作物萎蔫枯死,可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形态特征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细长扁圆筒形。体壁坚硬而光滑,具黄色细毛,两侧较密。胸、腹部背面中央呈1条细纵沟,体节宽大于长,从头部至第9腹节渐宽,最宽约4毫米。尾端分叉并略向上弯曲,各叉内侧都有1个小齿。

成虫:体色棕红至深栗褐色,触角、前胸背板两侧、鞘翅侧缘和足为棕红色,前胸和鞘翅盘区色泽较暗,体表密被金黄色半卧细毛。雌雄间体型差异很大,雄虫瘦狭,背面扁平,体长14~18毫米,宽4毫米;雌虫阔壮,背面拱隆,体长16~17毫米,宽5毫米。

发生特点

2~3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出蛰,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白天潜伏于表土内,夜间出土交配产卵。雌虫无飞翔能力,每雌产卵32~166粒,平均产卵94粒。雄成虫善飞,有趋光性。卵发育历期33~59天,平均约42天。5月上旬卵孵化,食料充足,当年体长可达15毫米以上。第3年8月下旬,幼虫老熟后于16~20厘米深的土层内作土室化蛹。蛹期12~20天,平均约16天。9月中旬蛹开始羽化,当年在原蛹室内越冬。在北京,3月中旬10厘米土层地温平均为6.7℃时,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地温达9℃以上时开始危害,4月上、中旬地温为15~17℃时危害最烈;5月上旬地温达19~24℃时,幼虫则移至13~17厘米土层栖息;6月10厘米地温达28℃以上时,金针虫下潜至深土层越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地温下降到18℃左右时,幼虫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10月下旬随地温下降幼虫开始下潜;至11月下旬10厘米地温平均为1.5℃时,金针虫潜于27~33厘米土层越冬。由于沟金针虫雌成虫活动能力弱,一般多在原地交尾产卵,扩散危害受到限制,因而在有效防治后,短期内种群密度不易回升。

防治要点

通常金针虫田间虫口密度达每平方米1.5头时,即需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参照“小地老”。

沟金针虫老熟幼虫背面

沟金针虫腹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历史上岳飞怎么死的:非死于秦桧之手是高宗杀害
历史上岳飞怎么死的:非死于秦桧之手是高宗杀害
岳飞成为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之后,他的非正常死亡,就成为纠结大家1000年的心结。按照民间平话和小说的说法,那个该死的秦桧和他老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