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病毒病
白菜类病毒病可危害青菜、萝卜、芜菁、包心菜、花椰菜等,一般流行年份即可造成减产20%~30%;大流行时,会严重影响冬季蔬菜的供应。
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心叶出现明脉或沿叶脉失绿,进而产生淡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继而心叶扭曲,皱缩畸形,停止生长,结球白菜病株往往不能正常包心,俗称“抽疯”。成株期发病,受害较轻。后期染病植株虽能结球,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皱缩、矮化或半边皱缩,叶球外叶黄化、内部叶片的叶脉和叶柄处出现小褐色病斑,商品性差,不易煮烂。病株常常不能正常抽薹而死亡,若能抽薹,花梗短小,结荚少,子粒不饱满,发芽率低。
发生特点
白菜类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有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3种。在北方,主要在贮藏窖中的留种菜株中越冬,也可在宿根寄主蔬菜及田边杂草上越冬;开春后通过蚜虫传播到十字花科蔬菜上,继而危害春、夏季小白菜和甘蓝等;最后转到秋菜上危害。在南方终年栽培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毒可周年危害。田间地边的蔊菜、荠菜、车前草等杂草也是病毒的越冬、越夏寄主。越冬、越夏后的病毒主要通过萝卜蚜、桃蚜、甘蓝蚜和棉蚜等媒介进行传播。病毒传播扩散除通过蚜虫外,还可通过汁液接触,如病、健株接触摩擦、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病害发生与寄主生育期、气候、栽培制度、播种期和品种抗病性能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般6~7叶期前的幼苗最易感病,植株染病越早,受害越重。十字花科蔬菜苗期遇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传毒昆虫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且高温干旱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植株抗病力下降,使得病害潜育期缩短,易诱发病害流行。
防治要点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早熟5号、鲁白1号、鲁白2号、鲁白4号、夏丰大白菜、小杂56、矮抗青、三月慢青菜、四月慢青菜等。②适期晚播。以使苗期避开高温期,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大白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为宜,北京地区以立秋播种为宜。③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或少施氮肥。苗期遇高温干旱季节,必须勤浇水,降温保湿,促进白菜植株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④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在苗期7叶前每隔7~10天防治蚜虫1次,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或22目防虫网育苗避蚜防病。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病毒抑制剂和生长促进剂配合使用。生长促进剂可选用叶绿壮浓缩叶面肥3000~4000倍液等;病毒抑制剂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灵乳油10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4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幼苗发病,叶片沿叶脉失绿,出现明脉、扭曲、畸形
白菜病毒病花叶型症状
白菜病毒病斑驳型病叶
染病植株心叶畸形、扭曲、皱缩
大白菜成株期发病,叶片皱缩,叶脉和叶柄处出现褐色条斑
-
- 为什么历史上的初唐四杰都死的很惨?
- 对唐代文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有“初唐四杰”这个称呼。它指的是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著名诗人。他们四个写过很多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