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法规之违法阻却事由
指刑法或其他法律法规所未明确规定的可阻却违法的正当行为。由于刑法只规定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若干典型的阻却违法事由,有关法规对优生优育、体育竞技中正当行为也有规定,但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亦层出不穷,因此违法阻却事由并非只是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的几种正当行为,而对超法规的正当行为也必须予以承认。如医疗行为、业务上正当行为,自损行为,自助行为,被害人同意的行为等。即从整体法律秩序的精神看,并不违背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习惯的其他正当行为,亦可阻却违法。其法理依据是:(1)义务冲突说。指当一个人同时承担多个义务而不能兼顾时,只能选择履行其中较高或同等义务,不得已而不履行某低度义务,可阻却违法。(2)法益权衡说。在法益冲突情况下,为保全价值较大的利益,牺牲较小的利益,而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可阻却违法。(3)社会相当性说,指在历史形成的社会伦理秩序所容许的范围内,为社会认可、不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为社会相当性行为,可阻却违法。一般认为,对超法规之违法阻却事由,由于法无明文规定,必须从严认定,不可解释过宽过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