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诰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指导编定的一部严惩官民犯罪的特别刑法。“大诰”一词出自《尚书》,意为君王对臣民的训诫之辞。朱元璋“取当世事之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著为条目,大诰天下”,以督励臣民“忠君孝亲,治人修己”。其由四编组成:《大诰》74条,《大诰续编》87条,《大诰三编》43条,《大诰武臣》32条。洪武18年(1385年)至20年(1387年)陆续颁发。所录内容包括当时的判例、法令及朱元璋对臣民的训诫。“大诰”是明初重典治国思想的产物,也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其特点在于:(1)违律重判,法外用刑。依律应笞、杖者,“大诰”则科以重刑直至处死。族诛、凌迟、枭首和墨面文身、挑筋去指、断手斩趾、刖足阉割的酷刑俱为“大诰”所用。(2)增加了明律中未有的禁令、罪名,像“禁游食”、“市民不许为吏卒”、“严禁官吏下乡”、“民拿害民官吏”、“寰中士夫不为君用”等。(3)重典惩贪治吏,打击贪赃枉法的判例和法令占全部内容的八成以上。(4)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普及的法规。朱元璋要求臣民做到“家传人诵”、“世世守行之”,并设“学官以课士里,置塾师教之”,且“囚有大诰者,罪减等”。由于“大诰”倡导的重刑滥杀对封建法制的统一和社会统治的长治久安造成严重破坏,朱元璋死后,“大诰”便被弃置不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