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敬
不尊敬帝王的言行。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十恶之六。唐律中的大不敬罪包括:(1)盗取帝王祭祀的物品和穿戴日用物品;(2)盗取及伪造皇帝的玺印;(3)为帝王配制的口服的药有错误;(4)为帝王办伙食误犯食禁;(5)帝王坐的舟船建造不牢固;(6)咒骂帝王和对帝王派遣的使者无人臣之礼(明清律无此条)。大不敬罪源于汉律,但汉律大不敬、不敬与不道罪界限不清。唐律对于大不敬罪的具体规定和处罚散见于诸篇章中。《贼盗篇》有盗大祀神御物,盗御宝;《职制篇》有合和御药,造御膳犯食禁,御幸舟船,指斥乘舆;《斗讼篇》有殴刺史等条。例如,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斩;御幸舟船,误不牢固者,工匠绞;造御膳误犯食禁者,主食绞;合和御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有误者,医绞。宋代与唐同。明清律无盗及伪造御宝罪名;盗乘舆服御物之罪,律无规定,但编纂有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