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生卒】:1823—1901
【介绍】:
清末洋务派首领、军机大臣。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年间进士。1853年投靠曾国藩当幕僚。此后先后担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19世纪60年代始,依靠外国侵略者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扩大洋务事业,先后设立江南制造局、天津电报局等。著作有《李文忠公全集》。其法律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纲常名教,承办洋务运动。面对外国入侵、国穷民弱的局面,主张在固有的封建制度基础上,增添一些资本主义的皮毛,维护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人伦传统,引进西方船坚炮利的一些技术,以求强国御侮。(2)严刑治国,重典惩乱。李鸿章主张治国要礼法并用,宽猛相济,尤其是对于农民起义和一切可能危及清朝统治的行为,力主从严惩办。他曾建议郭嵩焘:“粤中乱民极多,宜用重典。”(3)引入“公法”,中体西用。为适应办洋务的需要,李鸿章主张适当采用西法,讲自强必先变法。为此,除了造船制炮、办同文馆、译西书外,开始采用西法,主要是引入“公法学”,便于外交。他还建议派员赴西欧学习“公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