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王守仁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生卒】:1472—1528

【介绍】:

明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进士出身,历任刑、兵部主事、左佥都御史、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卒谥文成。主要著作收入《王阳明全集》(或称《王文成公全书》)。他以提倡主观唯心主义理学而著称,其法律思想主要是:(1)求“良知”,振兴礼义。主张从主观上求“良知”,创立了“治心”的“心学”。他发挥孟轲、陆象山的“反求”和“扩充”内心“良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并把它作为封建礼义的本源;又把这种“良知”说成是自然的天性,也就是“天理”。这样就形成了良知——天理——礼义的统一体。(2)“格物致知”和“明明德”。“格物致知”即排除对“良知”的干扰,“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明明德”即使人们心中原有的“明德”即“仁政”、“德政”,明发出来,使人们明发孝悌忠信之德,以达“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目的。(3)“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和“明明德”不是“闭门养性”,而是要“必着事物”,要“知行合一”。把良知和明明德具体落实到封建政纪和司法工作之中。(4)注重赏罚。他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赏罚分明,“夫刑赏之用当,而后善有所劝,恶有所惩,劝惩之道明,而后政得其安”。(5)以教化当干戈。他认为社会风气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主张“建立学校以移易风俗”,明学术、变士风以正学风、士风,并且以行政措施,甚至以刑法来保障教化的实行。(6)统治者率先守法。他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此应整肃官吏之治,严明“纲纪”。(7)用“保甲”、“乡约”贯彻礼法。通过制定“保甲”和“乡约”制度来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礼制。

上一篇:王符 下一篇:网络服务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