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附款的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生效附加一定条款限制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条件,并把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行政行为的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根据,该种附加条款限制的行政行为即为有附款的行政行为。例如,行政机关批准某个筹建已经完毕的企业投入生产,但要求投入生产的日期必须确定在完成其防治污染工程之后,或者批准该企业投入生产,但必须每年交纳一定数额的排污费,并保证其排出的废水废气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污标准。这些均为行政行为的附加条款。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法律行为可以附加条件。凡是附加条款的行政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行政行为中所附加条件是一个特定的法律事实,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该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的特点:(1)该条件必须是当事人从事行政行为时尚未发生的;(2)该条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3)该条件必须是由当事人自由意思选定的;(4)该条件必须合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