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会
国家间外交往来采用的一种通信文书。用于交涉争端,阐明立场,通知事项或达成协议等。有下列两种:(1)正式照会。由外交代表或外交部长(副部长)以第一人称写成,信函正文之上或之前有收信人称呼,结尾有敬语和发信人签名,全文打印在正式信笺上,在英国和法国常手书称呼和敬语。一般仅用于重要场合。(2)普通照会。用第三人称写成,由使馆或外交部发出,盖机关印章,照会上不写称呼,以礼节性套语结束,无须签署。普通照会是使馆和外交部之间最常使用的通信方式。上述两种照会在法律上并无区别,其法律作用取决于内容,在送达收信人后生效。通常收信人以同样形式答复。此外,有人还将备忘录作为照会的一种形式。若干国家的外交代表可就某一事项奉命表示共同意见而向接受国政府送交集体照会或同文照会。前者是所有外交代表在同一照会上签字,或是每个外交代表各自发出内容相同的照会,必要时得同时递交。后者是各代表发出照会的措词不需完全相同,但实际内容一致,一般不必同时递交。此外,两国的政府或其外交代表间常常通过互换相同照会就某一事项达成有拘束力的协议,即换文,实质上属于国际条约。如果一件照会包含令人不能接受的措词或其粗暴地干涉了受文国的内政,受文国政府可以拒绝接受该照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