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民事法律行为
又称“准法律行为”。指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与当事人的意志、感情有密切关系,与民事法律行为发生同一效力的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如下三种:(1)意思通知,指效果意思以外的意思表示,如要约拒绝、履行催告、选择权行使催告、承认催告、承认拒绝等等。意思表示与意思通知在表示意思方面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意思通知是单方行为,无需对方同意,一般在达到相对人时即发生法律效力。意思通知的当事人实际上也有发生某种法律后果的效果意思,只是这种意思仅仅通过通知对方,就能够发生法律规定的效力而已。因此意思通知仍属于意思的表示行为。(2)观念通知,又称事实通知。指行为人将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某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通知相对人。观念通知的种类有:①表示纯粹观念的通知,如承认他人的权利的存在。②主张某种事实。如代理人主张代理权的存在。③单纯通知某种事实。通知过去事实的,如承诺迟到通知、发生不可抗力通知、清偿标的物提存的通知等等;通知现在事实的,如标的物瑕疵通知;通知将来事实的,如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3)感情表示,指表示人表达其感情,但感情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况极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