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制备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强氧化剂将浓盐酸中的Cl氧化成Cl
2KMnO+16HCl(浓)=2KCl+2MnCl+5ClO
(2)装置:MnO与浓盐酸反应制Cl的装置.
注意 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及装置的选择依据
(1)选取试剂的主要依据是制取气体的性质,如氯气具有氧化性,常用氧化其离子的方法来制取,因此要选用含有氯离子的物质(如盐酸)和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如MnO、KMnO等)来制取.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所以要选用固态物质(如NaCl)与浓硫酸反应制取,而不能用它们的稀溶液.
(2)选取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制取气体所用试剂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与否).以此分析可知,实验室制取氯化氢和氯气都是加热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所以它们的发生装置相同.
(3)选用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因为氯气和氯化氢都能溶于水,密度都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氯气或氯化氢时,不能用排水法,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选择气体干燥剂的主要依据是被干燥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反应,如氯气和氯化氢都能与碱反应,所以它们都不能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常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等进行干燥.
(5)吸收装置:因为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应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通常在收集装置的后面连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装置.
2.氯气的工业制法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