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民用建筑一般指住宅、学校用房、办公楼、医院、商店、宾馆、饭店等建筑物,有单层、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之分。由于类型不同,其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也就不同,但放样程序基本相同。一般为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等几步。

当在施工场地上布设好施工控制网后,即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放样工作,将建筑物的位置、基础、墙、柱、门、窗、楼板、顶盖等基本结构的位置依次测设出来,并设置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施工放样的主要过程如下:

1)准备资料,如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轴线平面图及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等。

2)对图纸及资料进行识读,结合施工场地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订施工测设方案,掌握各项测设工作的限差要求,满足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表10-3)。

表10-3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

3)按照测设方案进行实地放样,检测及调整等。设计资料和各种图纸是施工测设工作的依据,在放样前必须熟悉。通过查看建筑总平面图可以了解拟建的建筑物与测量控制点及相邻地物的关系,从而制订出合理的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案和相应的测设数据。由图10-8可知,拟建建筑物与左侧已有建筑物是对称的,且两建筑物的相应轴线相互平行且尺寸相同,两建筑物外墙皮间距为18.00m,拟建的建筑物的底层室内地坪±0.000的绝对高程为42.50m,据此可确定出拟建建筑物的测设定位方案,并可相应计算出此平面定位方法的各点的测设数据。

图10-8 建筑总平面图(单位:m)

1.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建筑平面图中查取拟建建筑物的总尺寸及内部各定位轴线间的关系。图10-9所示为该拟建建筑物底层平面图,从中可查得建筑物的总长、总宽尺寸和内部各定位轴线尺寸,据此可得到建筑物细部放样的基础数据。

图10-9 建筑物底层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给出了建筑物的整个平面尺寸及细部结构与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以此可确定基础轴线的测设数据,图10-10所示为该建筑物的基础布置平面图。

图10-10 建筑物基础平面图

基础剖面图给出了基础剖面的尺寸(边线至中轴线的距离)及其设计标高(基础与设计底层室内地坪±0.000的高差),从而可确定基础开挖边线的位置及基坑底面的高度位置。它是基础开挖与施工的依据,如图10-11所示。

图10-11 基础剖面图

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设备基础图及土方开挖图等,查取基础、地坪、楼板、楼梯等的设计高程,获得在施工建设中所需的测设高程数据资料。

2.现场实地踏勘

现场实地踏勘,主要是为了查清现场上地物、地貌和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施工测设相关的一些问题。踏勘后,应对场地上的控制点进行校核,以确定控制点的现场位置。

3.制订测设方案

资料查清楚后,即可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现场地形和施工控制网布置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测设方案,在方案中应依据建筑限差的要求,确定出建筑测设的精度标准。

4.计算测设数据并绘制测设草图

编制出测设方案后,即可计算出各测设数据,并绘制测设草图且将计算数据标注在图中(图10-12)。从图10-12可知,拟建建筑物的外墙面距定位轴线为0.250m,故1-1轴距离现有建筑物外墙的尺寸为18.250m,A-A轴距离测设的基线mn的间距为3.250m,按此数据进行实地测设方可满足施工后两建筑物南墙面平齐的设计要求。

图10-12 建筑物测设草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淳于髡传
淳于髡传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