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理论
X理论有3个潜在假设,能够对企业实施有力的控制:
·人们厌恶工作。
·需要运用正式的奖励(奖金、提升)和处罚(解雇、罚款)机制促使人们工作。
·人们厌恶风险,喜爱确定性。这表明他们喜欢被领导和指导,即使他们对此抱怨不止。
·Y理论的观点恰好相反,它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工作环境。
·人们喜欢工作:工作使他们的生活有组织性、有目标。
·人们需要的不只是金钱,他们还需要得到承认。他们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甚至是膨胀。他们会为了更崇高的目标而工作。
·只要值得(为了金钱和自我形象),人们会很灵活,并且能承担风险。
大多数组织在认识员工的激励模式和管理过程中显示了很明显的精神分裂症状。他们愿意相信Y理论是正确的,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所有权威都在鼓吹有高承诺和工作激情的组织。21世纪是要追求Y理论的,但是X理论描述的现象却不断地出现。最终,我们大概就落在了一个X,Y理论结合的地带,叫做Z理论:
·人们需要金钱不仅是为了眼前利益(为了生存),并且还为了他们的自尊(高收人意味着豪华汽车,豪华汽车意味着高大的自我形象,高收人还意味着提早退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正式的奖励和处罚是有力的激励武器。
·人们渴求得到承认,并且得到地位。他们希望既有正式价值(头衔),也有非正式价值(老板很关心我)。
·面对责任,人们显示出了精神分裂症状:他们需要自由和权力,但是他们同样也喜欢安全感,而安全感往往来自领导和指导。
更有趣的是,企业以及个人在采纳X理论和Y理论的态度上有很大差别。了解这两个理论还有助于认清你所在的企业和你所面对的经理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子出谜题
- 据说孔夫子有一天在堂前给学生讲课,在灶下烧火煮饭的颜回和子路却为一个字的读音争执了起来。孔夫子过去为他们做出裁决后,回到堂前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