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广记

书籍: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作者:王兆明, 傅朗云 朝代:1991-08-01 专题:书籍

城镇志。明末清初孙承泽(1592—1676)撰。四十四卷。承泽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北京人。崇祯进士。明时官刑科都给事中。清任吏部左侍郎。著有《春明梦余录》。该书为其晚年“老病告休”时所作,约成于康熙十年(1671),凡六十余万字。前有朱彝尊序。正文分建置、形胜、分野、风习、城坊、学宫、书院、宫殿、后市、郊坛、内阁、六科、吏、户、礼、兵、刑诸部、贡院、宝源局、陵园等二十八目。是以明北京为主题,全面记载其历史、地理沿革、川渠、漕渠、水利、名胜、寺庙、陵园、人物掌故,以及明朝官署职掌制度等内容。其记官署衙门共二十二卷,占全书之半,既“载官署其地”并“附载其职事”、典章制度等。可与《明会典》等书互为参考,对研究明史有一定价值。内容广博,资料丰富,为与《春明梦余录》、《日下旧闻》相媲美的作品。朱彝尊称该书“搜采广罗,文献彰著,洵有艺林之大乘,考核家藉此以为据信也”。因当时及雕梓,而嗜古之士假以传钞,故其格式很不统一,脱误较多。该书旧有三十二卷抄本、四十三卷抄本。1962年北京出版社补足为四十四卷本。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朱元璋早知朱棣有意谋反 为何未将其果断处置?
朱元璋早知朱棣有意谋反 为何未将其果断处置?
为何朱元璋知道朱棣有反意而未果断将其处置呢?这就要站在当时的形势来看。朱元璋自己出身于草莽,深知人们对于权位的渴望,诸子对于储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